首页>>技术前沿>>网站/软件行业动态
软件开发技术大牛一手经验:软件公司如何制定靠谱的考核策略
作者:西安软件开发 | 转载 来源:西安软件公司 | 时间:2019年6月29日| 点击:0次 | 【评论】

软件开发团队是体现软件公司业战斗力的最小组织单元,很多情况下我们张口闭口谈团队协作精神。但是每个软件开发人员工作时的状态和心态截然不同,在一个团队中吃“大锅饭”难免有人懈怠,让其他软件开发人员心生不平。软件公司如何明确软件开发人员任职资格标准、制定更合理晋升机制,实现能者多劳多得,同时杜绝慵懒懈怠?本文一起来听听这些软件开发技术大牛的一手经验。

软件公司考核

搞管理的得懂技术,搞技术的得懂管理。晋升可以分开,如果软件公司不大,都是合在一起的。我觉得大于100的软件开发公司就有必要搞清晰的任职资格标准和考核体系了。团队大了就可以搞,小团队没必要。这个体系建立与维系,需要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,至少要分成三个以上的团队,每个团队达到25人以上才有意义。

给每个人明确现在能达到什么,通过如何努力能达到更高一个级别,每个级别对应的待遇是什么样的。如果长期看,小团队还是也应该规划的,一个人不可能在一个位置呆一辈子,像我们公司,最短的都呆了5年以上了,一个萝卜一个坑。我们现在200多人,所以虽然确实会耗费人力、物力。但是,无论向上,还是向下,能达到公平,公正,公开,透明。很多公司没有把 T和M系列分开,所以为了涨工资,只能先给个经理、高级经理,但是实际上这个人不一定适合管理,甚至下面可能都没有兵。

框架对大多数公司来说太大了,但是普通、优秀、卓越不好区分。按结果考核,比如我们定了一个项目,如期保质保量完成,这一项就考核通过。可能要把握一个度,客观+主观。系统建设不会一直有任务,日常运维可以外包,建议把人员重点放在安全和数据分析上。

软件公司考核

我觉得工资还是要和级别挂钩的,你能力再强,不升个经理级别(或技术经理)的话,你的贡献也达不到经理级别,当然薪水也就不该到经理级别。老实说,一般的内部IT,技术牛与很牛差距不是那么大,真正自己做产品的单说。要分管理与技术两条线吧,对于不想管人的,但技术够牛,也是可以拿高薪的。我觉得工资还是要和级别挂钩的,你能力再强,不升个经理级别(或技术经理)的话,你的贡献也达不到经理级别,当然薪水也就不该到经理级别。」这不适用于技术大牛吧,有一种情况,有人技术很强,但完全不会管理,但是作为技术攻坚,能力突出。

内部IT不需要技术太强,要了解公司业务需要什么样的技术。管理与技术两条线更合理。就是晋升途径的问题,一条是行政线,一条是技术线。不喜欢管理的技术大牛可以给他另外一些职称,达到经理或副经理的级别,拿这种级别的工资。互联网公司可能需要的技术大牛多,需要不断创新技术,一般企业信息化的软件开发公司对技术大牛的需求不多,多为IT应用。技术层面可以简单分为三个层次:1、熟练使用现成产品和工具;2、在现有产品和工具的基础上,可通过产品自身的命令或自己写,变成脚本,实现部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;3、具备较强的开发能力,可根据需求灵活的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。

内部IT和产品研发区别对待。引入ITIL服务体系和系统,提升IT服务与运维效率,自然人的效率就提升了。技术线就是走技术大牛路线,攻坚某一个技术防线,管理线多考察沟通、协调、项目管理、情商等。另外一种是部分,都是技术线,要求技术线的领导任职资格是技术必须强,必须能知道手下日常工作,管理方面不做明细的要求。运维也不需要技术太强,因为他工作的面太窄,不需要走大牛路线。真正的大牛肯定不会满足一直从事运维工作,运维要的是安全稳定不出差。

技术大拿搞研发对路,别的不对路。由软件开发的部门储备技术大牛,IT应用与运维部门更多侧重管理、协调与技术支持,一般管理岗和工程师岗就够了。每个领域如果研究很深入的话,都可以成为技术大牛,不论是开发、运维、还是IT,主要看你使用的是什么类型的技术,通常能有机会处理一些高并发、大集群、上P级数据,有实操经验,基本在中型公司都能当个小头。IT跟产品研发不太一样的地方,咱们除了跟机器打交道以外,有大量时间都要跟人打交道,所以对沟通、协调能力要求会比其他技术岗要高。企业内部的IT,一方面是建立新的业务支撑能力;另一方面是保障这个能力的持续、稳定运行。个人感觉两方面都是需要技术高手。

软件公司考核

KPI也有局限性的,现在的大企业开始做模糊KPI了。现在的企业变化太快了,年初的KPI目标年底可能已经都变了。所有的内容肯定无法做到100%量化和客观,但尽力往这个方向靠,相对来说,评价标准比较明确,数据来源客观,如果对向下的话,员工对考核结果应该不会有太大异议。这个涉及的范围比较广,根据实际的关注点调整就可以了。基于考核结果,再制定职级体系和晋升通道。每个公司的的关注点不太一样,有些公司重IT的服务意识、态度、效率,有些公司重应用服务的稳定性和可用性,有些比较重数据分析和收集,看实际需要来配置KPI吧。

考核是把双刃剑,用好了避免管理上的漏洞,让团队螺旋式向上成长。用不好可能会影响大家的积极性,抹杀大家创造性。所以,我现在也是加了主观,客观的通过系统数据分析(UV、页面响应等),主观的比如让客服部门给产品经理打分,对于产品上线的功能是否真正满足了客户的需求评分(一般满意、满意、超预期等)。绩效考核关键还是在于执行,对员工来说是否公平很重要。搞得太复杂,执行起来费时费力,不一定会有好效果,抓住几个关键点就行。能定量定性的,用KPI。对于敏捷交付的,不容易定性、定量的用OKR。

此内容DOC下载 此内容PDF下载

【全文完】
关键词标签: 软件开发 软件公司 软件开发公司 
0 ([$-顶稿人数-$])
0 ([$-踩稿人数-$])

版权声明:

1、弈聪软件网站内容中凡注明“来源:XXX(非陕西弈聪网站)”的作品,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其中涉及的网站建设,网站优化,APP开发,微信小程序开发,大数据平台开发,区块链技术开发等软件开发技术细节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支持其观点,并不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对于署名“陕西弈聪”的作品系本站版权所有,任何人转载请署名来源,否则陕西弈聪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2、本站内容中未声明为“原创”的内容可能源自其它网站,但并不代表本站支持其观点,对此带来的法律纠纷及其它责任与我方无关。如果此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方进行删除。